总有人说:“现在的孩子们实在是太累了,像我们当年如何如何……”这话确实没错。在我的童年,放学后总会和小伙伴们玩到天黑,妈妈叫上几次才舍得回家吃饭。
可是现在的孩子们,一放学就有各种各样的课外班等在门口,精疲力尽地回到家后,基本就到了睡觉的时间。
因此有些年轻家长就说:“等我有了孩子,一定不要让他这么累。”
抱着这样念头的父母不在少数,但能一直坚定贯彻的却寥寥无几。原因无他,父母爱子则为之计之深远,面对越来越“内卷”的社会和激烈的竞争,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大家可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,按照目前的国家政策,选拔性考试已经从高考变成了中考,而且区分度将会越来越大。
以往家长都将高考看作关系到学生未来的“关键考试”,而相比之下,中考作为义务教育的节点,就不那么受重视了。
不过,随着“普职比大致相当”几个字的到来,中考的地位迅速上升,成为分流中的“第一考”。
然而与如火如荼的减负工作形成鲜明反差的,是越来越高的中考分数线,以及越来越大的考试难度,这让学生和家长们进退两难,毕竟谁也不想在分流之中成为“垫脚石”。
因此学生想要在中考中获得成功,除了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、不俗的心理状态,还要仔细掌握政策动向才行。
现在距离2022年的中考只剩不到半年的时间,考生们都是摩拳擦掌,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严阵以待。
为了让中考分流考试逐渐趋于完善、公平,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的改革步伐一直在持续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出题模式和出题内容的调整,可能会直接改变每个学生的学习重心和人生选择。
【调整一】:传统出题模式将被打破
现阶段语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。从多年前的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到“英语是第二门母语”,如今语文已经迎头赶上,还隐隐有了超越的架势。
针对于语文这一学科,不仅阅读量越来越大,文言文占比也更大了。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、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而且这样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语文,其他学科也是如此。死记硬背的知识失去了市场,主观题的量越来越大,这些调整归根究底就是为了考察学生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。
【调整二】: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即将提上日程
在2月中旬,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加快中考命题改革,推进省级教育厅统一命题的进程的议案,表示要进一步深化“双减”改革的推行。
在此之前,很多地区的中考命题都是自主命题,这就造成了中考命题区分度不够,良莠不齐的现象。因此,这一次的中考改革为了筛选出更加优质的人才做出了极大改变。
但这就意味着中考竞争会从原本的“市内竞争”,逐渐演变为“省内竞争”,在招生计划不变、“上场选手”越来越多的情况下,在满分760-750的地区,560以下的考生就很有可能被分流,学生们一定要做好准备。
以上的两条政策对于优等生来说没有什么影响,可是,对于很多资质平庸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。本来可以靠埋头苦学获得成功,如今难度越来越大了。
不仅如此,另一个调整也非常耐人寻味:就是公立学校目前已经不允许开设复读班了。
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,只有一次中考机会,必须做到一击即中才行,毕竟在私立学校复读是一笔不小的花销,这对于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困难摆在面前,我们要怎么做呢?是畏首畏尾,止步不前还是克服困难,锐意进取,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,那么我们怎么打好这“最后的战役”呢?
首先,针对于中考阅读量方面的调整,同学们要及早进行准备。可以在平时多读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或名著,有意识地锻炼总结段意或概括全文,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,防止考试的时候答不完卷。
其次,同学们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,面对各种各样的改革和风向,我们要稳定自己的心态,不能一味地盲从,要掌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,不要被其他人影响。
改革再多,变化再大,只要有真才实学,自然可以以不变应万变。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抓住最后的冲刺机会,在最后的关头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再拼一次,再加一把劲。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是春暖花开,明亮自在。
关注赣州中职网微信公众号
随时随地 找学校、网上报名,录取查询!